立夏過后,你是不是也經(jīng)常有這樣的感覺:
· 早上睡不醒,越睡越累
· 腦袋變得沉沉甸甸
· 手腳像灌了鉛,抬不起胳膊,邁不開步子
· 面對一桌美味也沒有胃口
· 臉上還容易冒油、長痘,渾身有濕漉漉、黏糊糊的感覺,整個人不清爽
……
這可能是由于身體濕氣太重導(dǎo)致的~
好好的人,是怎么變濕的?
最近今天陰雨連綿,到處都是濕漉漉的。外部濕氣很容易侵蝕人體,產(chǎn)生濕氣。
不良飲食的習(xí)慣,比如喜歡吃生冷油膩食物,會導(dǎo)致脾胃受損,水濕積聚體內(nèi),這樣的內(nèi)濕跟外濕合并,就形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(huán)。
另外,情志抑郁會導(dǎo)致肝旺乘脾,也就是說,會影響脾的功能,造成濕氣的產(chǎn)生。
很多人都有覺得濕氣難除?方法不少用,效果不明顯。這可能是方法用錯了,身體不同部位的濕氣該用哪種方法,一起來看看吧~
脾為濕困,運化失常:
常用化濕、燥濕法
腹脹、沒胃口、食少體倦、大便黏膩、打不起精神、舌苔厚膩之人,多是濕邪滯于中焦脾土所致,可以用化濕、燥濕的方法來祛濕。
1、濕邪不重:化濕法
化濕法,是用芳香類宣透輕發(fā)之物來祛除濕邪,主要針對中焦脾胃的濕邪,其次是上焦病變。常見的芳香化濕藥材有藿香、砂仁、佩蘭、豆蔻、草果等。
古代醫(yī)家很早就發(fā)現(xiàn),帶有天然芳香氣息的藥物可以幫助祛除體內(nèi)濕濁,這主要通過兩方面作用來實現(xiàn):一是辟濁化濕,化濕類藥獨特的芳香氣味可以辟除濁氣,而濕性沉濁,因此能夠化濕,而且化濕藥多為辛溫之品,能使?jié)裥皬谋韽耐舛ⅲ?strong>二是醒脾助運,提高脾胃的運化能力,更有助于濕氣的驅(qū)除。
想要預(yù)防或祛除濕氣,飲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,這里為大家推薦一款食療方:藿香茯苓鯽魚湯
材料:藿香10克,茯苓20克,生姜3片,鯽魚1條。(2人份)
做法:鯽魚兩面煎黃后,加入生姜、茯苓、開水,大火熬半小時,加上藿香、食鹽,再煮5分鐘后即可。
適合人群:濕困脾胃者,脘腹脹滿,不思飲食,口淡無味,嘔吐惡心,噯氣吞酸,常多泄瀉,肢體沉重、怠惰嗜臥,舌苔白膩而厚,脈緩。
2、濕邪較重:燥濕法
針對中焦脾胃的濕濁,還有一種常用的祛濕方法——燥濕法。
燥濕法,可以簡單理解為,吃一些很干燥的東西,將體內(nèi)的濕邪吸收。和芳香化濕藥相比,燥濕藥的祛濕力度往往更強(qiáng),一般用于濕邪比較重的情況。
當(dāng)濕邪明顯困阻中焦脾胃,需要用苦燥之品來祛除,燥濕法可分為苦溫燥濕與苦寒燥濕兩類,苦寒燥需要遵醫(yī)囑來使用,這里為大家推薦一款食療方:陳皮生姜瘦肉粥。
材料:材料:陳皮5克、生姜5片,瘦肉50克,大米50克。(2人份)
做法:① 將陳皮、生姜用溫水洗一洗備用,瘦肉切片腌制備用,大米洗凈后用水泡30分鐘;
② 在鍋中加入陳皮、生姜、大米和適量的清水,大火煮開后小火煎20-30分鐘左右;
③ 再加入瘦肉煮15分鐘,加鹽調(diào)味即可。
適合人群:脾虛痰濕者,癥見腹脹、噯氣、食欲不振、惡心嘔吐、咳嗽痰多、身體困重、舌淡苔白等。
濕濁下注,困阻下焦:
常用利濕、滲濕法
濕氣重的人還可以采用利濕、滲濕法,通過中藥或者藥食同源食材來來幫助身體排出濕氣。
利濕法:簡單通俗的理解就是利尿,讓濕氣通過尿液排出體外,所以主要針對中下焦的濕邪。當(dāng)濕邪聚集在身體中下部位時,往上走路途比較遠(yuǎn),所以更適合讓濕氣下行,經(jīng)尿路而出。
滲濕法:就是讓水濕通過滲透而散的意思,可以通過利小便而排濕,然而不一定有利尿的作用。
二者有何區(qū)別?利濕一般用來治有小便少的濕證,滲濕一般用來治有水腫的濕。不過,這兩個分不太開,經(jīng)常一起上,稱為利水滲濕。
凡是功能通利水道、滲除水濕的藥物,都稱為利水滲濕藥。常見的有赤小豆、薏苡仁、茯苓、豬苓、冬瓜皮、玉米須、車前草等。
這兩種方法常用的兩個食療方就是紅豆薏米茶和玉米須茶:
1、紅豆薏米茶:取紅豆和炒薏米,煮水后放溫代茶飲。
日常祛濕,很多朋友會選擇李良濟(jì)紅豆薏米茶和紅豆薏米果茶,這兩款茶飲均采用紅豆薏米搭配多款養(yǎng)生食材,綜合調(diào)養(yǎng)~
而且采用獨立袋裝,喝的時候,直接開袋熱水沖泡即可飲用,省去了配料煮水的麻煩,很適合上班族和追求輕便養(yǎng)生的朋友~
2、玉米須茶:玉米須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,性質(zhì)很平和,日常生活中,可以煮水飲用。
對于很多人來說,玉米須購買和存儲不太方便,每次煮水比較麻煩,而且口感單一,因此有不少朋友會直接選擇李良濟(jì)玉米須茶。
這款玉米須茶,除了潔凈加工的玉米須,還有凍干玉米粒,搭配甜茶木姜葉柯、玉竹、黑苦蕎玉竹、黑苦蕎、玉米須、木姜葉柯、梔子等原材,入口清甜,口感豐富~
進(jìn)入六月,馬上就要迎來梅雨季,濕氣漸盛,如果您也有濕氣的癥狀,以上這幾款食療方,不妨試一試~